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馬如娟 通訊員 張玲 白梅薇 馮杰

4月24日,甘州區榮膺全省“2022年縣域經濟發展進步縣”,這是省委省政府對甘州區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最好的肯定。
郡縣治,天下安。在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大道上,甘州區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抓投資、上項目、促發展,以奔跑的狀態篤定前行,全面激發縣域經濟活力,顯著提升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

生態治理激活“美麗密碼”
暮春時節,行走在甘州區奧林匹克森林公園,鮮艷奪目的彩色步道、波光粼粼的水系、鳥語花香的林區……游客無不為眼前的美景所吸引。
難以想象,幾年前,這里還是一片寸草不生、飛鳥不棲的亂石灘。短短三年時間,甘州區深入踐行“兩山”理念,全面整改生態環保問題,舉全區之力集中攻堅完成中央和省市反饋的567個問題的整改整治,侵占水源地和黑河濕地企業關停拆除退出等“硬骨頭”問題徹底解決。
近三年,甘州區新增國土綠化面積64.8萬畝,全區綠化覆蓋率達到22.1%。同時,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污染防治攻堅戰,空氣質量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地表水環境質量連續四年排名全國前列、地下水水質狀況總體穩定。
“城”堅持品質至上,“鄉”在持續迭代升級。近年來,甘州區以“四城”建設為抓手,一體推進老城區精致化修復、改造、提升和新城區精細化規劃、建設、管理,通過“三拆三治三通四增”,全面完成背街小巷和老舊小區以及便民市場改造提升建設。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3%、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55平方米,城市精細化管理第三方評估位列全省第一。

“創新+”為產業賦能
在甘州區黨寨鎮陳寨村設施農業產業園玻璃智能日光溫室內,一株株茁壯成長的幼苗生機勃勃,園區已成為周邊地區綠色安全的“菜籃子”“果盤子”,成為百姓致富的“錢袋子”。
走進張掖經開區,機器轟鳴,建設有序,甘肅河西硅業20萬噸硅系新材料綜合利用項目一期正式投產,一號礦熱爐每日生產40噸工業硅,月產量1200噸,產品全部銷往省外。
甘州區深入開展產業賦能行動,現代產業體系加快構建。圍繞工業突圍增效,堅定不移實施“強工業”行動,去年,甘州區規上工業總產值首次突破百億元大關,達到132億元,同比增長31.3%,兩戶工業企業總產值首次突破10億元,工業投資增速首次實現三位數增長。
今年,全力推進產業園加快建設,力爭園區實現產值126億元、占全區農業總產值的70%以上,推動實現第一產業增加值達到70億元以上、增速8%以上。
圍繞全域旅游擴容增效,甘州區以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城市為抓手,圍繞文旅產業擴容增效,積極構建“大旅游、大產業、大發展”新格局,文旅產業呈現出快速復蘇、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

為經濟發展“添動能”
在張掖火電二期2×100萬千瓦調峰開工建設、神農珍稀菇業二期項目施工現場,工人們緊張有序地忙碌著,呈現一派火熱的建設熱潮;在張掖奧體中心項目建設現場,機械設備動力全開,百余名工人鉚足干勁,有序進行混凝土澆筑、鋼結構屋頂的焊接安裝、鋼筋綁扎等作業,力爭項目早日完工。
今年以來,甘州區不斷充實完善重點投資項目“三個清單”,全面推行并聯審批、容缺受理等模式,大力實行清單落實、定期調度、常態督查、量化考核、獎勵激勵等推進機制,全速推進總投資1310.9億元、當年計劃投資271.3億元的312項項目建設,截至目前,累計開工重點項目80項,完成固定投資4.14億元。
同時,甘州區精準開展“引大引強引頭部行動”,圍繞綜合能源及裝備制造、新材料、農畜產品精深加工等12條重點產業鏈,加快引進一批高技術、高成長性、高附加值的企業。深入推進“優化營商環境攻堅突破年”活動和優化營商環境對標提升三年行動,截至目前,通過全覆蓋推廣使用“甘快辦”APP,推動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達到100%,全程網辦率98.07%,平均辦理環節壓縮至2.16個,承諾時限壓縮幅度達90.23%,服務效能持續提升。
版權聲明
為加強原創內容保護,日前,甘肅日報、甘肅日報報業集團各子報、甘肅新媒體集團各平臺已將其所有的版權統一授予甘肅媒體版權保護中心進行保護、維權及給第三方的授權許可。即日起,上述媒體采訪、拍攝、編輯、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圖片、攝影、視頻、音頻等原創作品,文創產品、文藝作品,以及H5、海報、AR、VR、手繪、沙畫、圖解等新媒體產品,任何機構、媒體及自媒體未經甘肅媒體版權保護中心許可,不得轉載、修改、摘編或以其他方式復制并傳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關內容,請致電0931-8159799。
甘肅媒體版權保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