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通訊員 李雪敏
清晨,走進金塔縣東壩鎮梧盛村王生華的養殖場,映入眼簾的圈舍整整齊齊,牛羊吃著精心搭配的美味草料,個個膘肥體壯,“咩咩咩”“哞哞哞”的叫聲此起彼伏。
“在政府補助政策的扶持下,我家搞起了養殖業,養殖場占地10多畝,存欄羊800多只、西門塔爾牛60多頭。主要喂養的是基礎母牛羊,還在自育自繁階段,基礎母牛育成功后售價能達到2.5萬元左右,總的來說,收入可觀。”幾年前王生華還是以發展種植業為主的普通農民,這幾年依靠養殖,收入越來越好,一家人生活越來越富足。
無獨有偶,東壩鎮小河口村的王生權,也從持續走高的肉牛行情市場中看到了養殖業的發展前景,在自家的后院建起了高標準圈舍,闖出了一條增收致富的“牛”路子。去年,王生權養殖肉牛20多頭,養殖收入10多萬元。通過政策扶持和村上養殖產業的帶動,讓他發展養殖業的底氣更足了。
近年來,金塔縣東壩鎮以“千家萬戶五配套、大場大戶進園區”的思路,大力發展標準化養殖園區建設,通過“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因地制宜、因勢利導,逐步形成以合作社帶動群眾養殖牛羊為主導的產業發展新格局。
萬榮牛羊交易市場就是欣榮養殖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開辦的市場,也是金塔縣境內最大的牛羊交易市場,年交易量達到45萬只,交易額4億元左右,羊只遠銷全國各地。每到中午,外地的商販和當地養殖戶紛紛聚集在這里,一派火爆的交易場面。
也就是在這個合作社的帶動下,周邊相繼發展起養殖業的農戶近一萬戶,商戶達到1000多戶,以萬榮牛羊交易市場為中心,建成了金蛋蛋種羊場、福源萬只肉羊養殖場、大壯良種羊養殖場、欣榮合作社5萬只肉羊育肥場等規模養殖大場20個,產業園養殖規模達到12萬只,養殖業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熱產業”。
市場有活力,發展才會有動力。金塔縣在“標準化生產、規;洜I、品牌化營銷”上下功夫,著力在延伸鏈條、補齊鏈條上做文章,投資建設了肉羊加工屠宰、牛羊交易市場、畜產品電子商務中心等項目,初步形成了飼草種植加工、羔羊繁育養殖、屠宰加工銷售等完整的全循環產業鏈條,全縣肉羊飼養量常年穩定提升,走出了一條現代畜牧業發展新路子。目前,“金塔肉羊”通過了農業農村部地理標志登記認證,培育了“沙草肉羊”“一口香”等品牌,牛羊產業的知名度大幅提高,品牌效應開始顯現,產品遠銷北京、上海、廣州、新疆等地。
版權聲明
為加強原創內容保護,日前,甘肅日報、甘肅日報報業集團各子報、甘肅新媒體集團各平臺已將其所有的版權統一授予甘肅媒體版權保護中心進行保護、維權及給第三方的授權許可。即日起,上述媒體采訪、拍攝、編輯、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圖片、攝影、視頻、音頻等原創作品,文創產品、文藝作品,以及H5、海報、AR、VR、手繪、沙畫、圖解等新媒體產品,任何機構、媒體及自媒體未經甘肅媒體版權保護中心許可,不得轉載、修改、摘編或以其他方式復制并傳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關內容,請致電0931-8159799。
甘肅媒體版權保護中心